今天要來開箱這款Millet覓樂 PEUT INT 35+10戶外登山包。
來說說這個戶外品牌好了!Millet覓樂原本為帆布包公司,1921年在法國里昂萌芽,自從1928年公司搬遷至阿爾卑斯山腳下后,1930年代便開始生產專業(yè)登山背包。兩位兒子也繼承家業(yè),更進一步與登山向導合作,共同研發(fā)更高階且專業(yè)的登山背包。
Millet覓樂產品共分為六大系列,分別為、Alpinism-專業(yè)登山/攀登、Climbing- 攀巖、Trekking hiking-徒步、Mountain lifestyle-休閑生活、Ski –滑雪、TRAIL –野跑。而今天開箱的這款背包,正是為全年登山而設計,除了基本的登山設定外,在背包的細節(jié)上增添了不少冰攀或是滑雪的貼心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35+10升彈性大容量

最喜歡這種有彈性容量的背包,因為收納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哪,尤其在山上整裝不便,有些輕量又需要方便拿取的物品(如雨衣、羽絨外套、行動糧)有時真的很懶得整理,有了彈性容量,全部丟進去就對了。
而包款設計細膩地在35升及外加的10升皆有束繩配置,不管有沒有塞那10升,都能夠將裝備壓縮在固定形狀,雖然看似是很小的設計,在使用上卻是大大的貼心,能夠感受到細膩度。
此外,還有個不得不夸贊的設置,請見下圖。

(中間圖片取自Millet覓樂官網)
因為是針對全年候登山及攀登設計,在頂袋內側特別加裝了繩索收納系統(tǒng),一口氣解決了繩索收納不便的困擾;同時,即便在沒有攀冰需求,這條扣具也能做為二次壓縮,或是完好地固定任何需要扣系在此的裝備(上方右圖為Hanchor CINDER 18L沖頂包),真的大大提升了這款包的收納性能!
直筒式包型
之前對包型沒有特別留意,反正偶爾勾到樹枝、在小路卡住都算正常吧。不過回來做功課時,才發(fā)現(xiàn):這款包身也太細了吧!
上圖不明顯,請見下圖官網商品照。

或許是女款背包的緣故,配合背負的肩寬,在背包的形狀設計上也較窄,好處就是在鉆一些較狹窄的山路時,不容易卡到旁邊的樹枝或影響活動?;叵胍幌拢霸阢@的時候都會打東打西,這次好像真的暢行無阻呢。
由于背包是水桶型,在背包側邊開辟了雙頭拉鏈,提升取物的便利性,要取哪個位置的裝備就開個小洞,不怕一打開全部掉出來。(后來想一想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這樣才用雙頭拉鏈,真貼心~)

舒適的背負系統(tǒng)和超透氣背板

再來提到最重要的背負系統(tǒng)。
因為我自己的喜歡的包是可調整背長的Mystery Ranch,這款沒有背長調整系統(tǒng)的包款可能會讓人有些不習慣,不過其實只要固定好重量在身上省力的位置,背負是非常舒適的。
剛開始我以神秘農場習慣的松緊度去調整背帶松緊,在出發(fā)的一個多小時后就開始腰酸背痛,后來在友人建議下,把腰帶束緊掐住腰部(比背負神秘農場時掐得更緊),讓腰帶可以鎖死固定在髖關節(jié),馬上就有獲得改善,而且整趟下來完全沒有腰痠背痛,在背負系統(tǒng)上相當給力!
雖然很多人推崇神秘農場的絕佳背負跟人性化調整系統(tǒng),不過背包空重也確實相當重,在背包的選擇上還是需要綜觀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和身體狀況而定,這次使用Millet覓樂 PEUT INT,確實有明顯感受到身上的重量減輕不少,在背包重新上身的時候也沒有之前來的吃力,算是非常舒適的背負體驗。
具彈性繩軌道、可以調整位置的胸扣帶。

Millet覓樂的秘密武器超透氣的背板!
然后!要特別介紹的是我這次感受上非常加分的透氣背板。
身為流汗量超大又有點潔癖的處女座,起先不能適應爬山的一大部分就是流了汗、濕濕黏黏的還不能洗澡,每次背包上身都會明顯感覺到背部一整片汗水淤積,超可怕。但這款包竟然不會!
Millet覓樂 Ariaprène Back科技,也不知道該怎么翻譯,總之看起來大概就是把原本一整片的泡棉,以特殊形式挖空,讓背板泡棉能同時兼顧背負舒適性和透氣,那些鏤空三角形看起來沒什么,但背起來簡直是桃花源!在出發(fā)使用前有先稍微對這款背包做點小功課,就有注意到背部的透氣系統(tǒng),當初沒有多想,不過使用起來真的超級舒適,三天兩夜都是晴天、流超多汗,回家一聞背板甚至還是香的(剛剛又聞了一次,嗯還是香的沒錯),這個透氣系統(tǒng)我給超高評價!
魔術大空間超大頂袋和收納空間
爬山時你喜歡一直拿東西嗎?
可以幫我拿一下登山杖嗎、可以幫我拿毛帽嗎在側袋、等一下我想要穿外套、我餓了我要吃東西……沒錯就是這么煩,但又懶的卸下背包,就是在街上逛街要拿東西時會直接伸手到后面去掏背包掏老半天的那種,就會一直想拿東西啊,塞主袋怎么拿的到。
這個頂袋根本魔術大空間,超立體的方形隔間,放一堆東西都沒問題,如果你有心,應該可以放三排共九款的統(tǒng)一大布丁、加一件雨衣在里面。我自己的收納習慣是把防雨裝備全部放在頂袋,最方便拿取、不怕裝備淋濕,也因為隔間形狀幾乎是長方體,在塞入這么多東西后,頂袋形狀還是不會跑掉,甚至會撐的更好看。

頂袋、頂袋內層、側袋、大主袋、前側加厚收納深袋、水袋掛環(huán)。
除了頂袋外,其他的收納空間也值得一提。撇除超大頂袋,在頂袋內層還有個小拉鏈口袋,可以放置一些體積較小的物品;前側是針對攀冰放置冰爪的加厚深袋,丹數(shù)非常高也足夠硬挺,不放置冰爪也可以放一些平面的小物品;包內側有水袋固定環(huán)的配置,相當貼心。

哪里都可以無限可能的外掛設置
你發(fā)現(xiàn)了嗎?他的外掛環(huán)無敵多!
身為專業(yè)駝獸,收納的壞習慣之一就是很愛外掛。有些登山包并不那么注重外掛系統(tǒng)(畢竟不樂見瘋狂外掛這件事吧哈哈),雖說的確能放在背包主袋就不要外掛,但我就是喜歡掏東掏西的人,而且有些東西(如營燈、音響、拖鞋、帽子)掛在外面就是有種硬派野味,帥啊~然后這款背包外側確實有一堆有的沒的環(huán)給我外掛,滿足我的小小虛榮心。
(知道為什么我無法抵擋Mystery Ranch 2 Day Assault的模組化系統(tǒng)了吧)

有發(fā)現(xiàn)連頂袋都有四個環(huán)嗎,就是因為那四個環(huán),志佳陽才可以把帳篷尬在頂袋上面
不只是織帶環(huán),也因為攀冰需求而另外設置束帶、冰斧固定帶(登山杖也可以使用)和收納隔間,看看下圖,如果真的尬成右邊那樣子……也太硬派了吧!!!

使用心得分享

開箱差不多到這,整體來說使用上算是非常滿意,雖然其中有些被愛包寵壞的特點:可調式背長、三向全開拉鏈、超多內部夾層導致一開始使用上的不適應,不過這兩次使用下來也慢慢能上手了,而且PEUT也有些愛包無法提供的舒適度(如透氣、輕量和大容量),背負系統(tǒng)也確實不亞于愛包。其實權衡下來,時間較久的重裝行程應該還是會選擇帶PEUT上山。
這次體驗感受最明顯的大概是背包設計上的貼心度,在很多時候都為登山的不便和不適作了周到的設想,不愧為百年的登山裝備老牌,在產品設計上有許多匠心,細膩地陪伴我們走過每一座山。
因為自己沒有體驗過太多款登山包,目前僅有使用過迪卡儂、Mystery Ranch 2 Day Assault和這款Millet覓樂 PEUT INT 35+10,加上每款包的定位不太一樣,這里就不多做評比~個人是蠻喜歡也蠻推薦的!
本文由網上采集發(fā)布,不代表我們立場,轉載聯(lián)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zmlzfb.cn/shbk/48872.html